从多列中的任何值超过某个特定值创建一个虚拟变量。

15 浏览
0 Comments

从多列中的任何值超过某个特定值创建一个虚拟变量。

例如,我有一个简单的数据框DF: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
df = pd.DataFrame({'A': [randint(1, 9) for x in range(10)],
                   'B': [randint(1, 9)*10 for x in range(10)],
                   'C': [randint(1, 9)*100 for x in range(10)]})

我可以使用Pandas的方法和惯用法选择'A'列的值,其中对应的'B'列的值大于50,且对于'C'列的值不等于900吗?

0
0 Comments

问题的出现原因:在使用逻辑运算符时,&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其他运算符,例如>或<等。因此,如果在使用pd.loc时,不将逻辑语句放入括号中,就会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在使用pd.loc时,需要将逻辑语句放入括号中,以避免出现错误。例如,使用(df['A'] > 10) & (df['B'] < 15)而不是df['A'] > 10 & df['B'] < 15。这样可以避免出现TypeError错误。

0
0 Comments

本文将讨论如何从多列中创建一个虚拟变量,以及出现这个需求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给定的代码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包含三列数据的数据框(df)。每一列都包含10个随机生成的整数值。然后我们打印出这个数据框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使用`query`方法来筛选出满足条件的行。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过滤了满足'B > 50'且'C != 900'条件的行,并打印了筛选后的结果。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列A中满足条件的行的值,我们可以保存这些行的索引。然后使用`.iloc`方法来改变这些行的值。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满足条件的行的列A的值改为5000,并打印出修改后的数据框。

这个需求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我们想要根据多个列的值来创建一个新的变量。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想要根据列B和C的值来创建一个虚拟变量。如果满足条件(B > 50且C != 900),则将新变量设为1,否则设为0。这对于数据分析和建模来说是一个常见的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query`方法来筛选出满足条件的行。然后可以使用`.iloc`方法来改变这些行的值。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多列的条件来创建一个虚拟变量。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使用`pandas`库中的`query`方法来从多列中创建一个虚拟变量。通过筛选出满足条件的行,并使用`.iloc`方法来改变这些行的值,我们可以根据多列的条件来创建一个新的变量。这个方法可以用于数据分析和建模中的各种需求。

0
0 Comments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根据多个列的值是否超过某个特定值来创建一个虚拟变量。原始数据是一个DataFrame对象,包含了三列(A、B、C),每一列都有10个随机生成的整数值。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首先通过对DataFrame的某列进行操作,得到一个布尔型的Series对象。例如,可以通过比较B列的值是否大于50来得到一个布尔型Series对象:

df["B"] > 50

然后,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如“与”运算符“&”和“非”运算符“~”)来对多个列的条件进行组合。例如,可以通过比较B列的值是否大于50且C列的值不等于900来得到一个新的布尔型Series对象:

(df["B"] > 50) & (df["C"] != 900)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这些布尔型Series对象来索引DataFrame对象,以实现对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操作。对于读取操作,可以使用链式索引:

df["A"][(df["B"] > 50) & (df["C"] != 900)]

但是,在进行写入操作时,使用链式索引可能会导致视图和副本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引起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可以使用`.loc`属性来进行索引操作:

df.loc[(df["B"] > 50) & (df["C"] != 900), "A"]
df.loc[(df["B"] > 50) & (df["C"] != 900), "A"].values
df.loc[(df["B"] > 50) & (df["C"] != 900), "A"] *= 1000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多个列的值是否超过某个特定值来创建一个虚拟变量,并对该虚拟变量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

0